玉泉书院组织开展“探索新质生产力”专题社会实践活动
2025年4月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书院带领23名本科生,赴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区)规划展览馆和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开展“探索新质生产力,树牢科技报国志”专题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帮助本科生深入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国家战略,提升国科大学子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认知,激励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
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核心作用,涵盖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在加快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这一战略不仅关乎国家的未来经济结构和社会进步,也意味着对于每一位科技创新者、产业从业者以及青年学子的责任和使命。因此,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一员,同学们理应深刻理解这一概念的战略意义,并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全面了解其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活动当天,同学们首先参观了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区)规划展览馆。作为北京市首个全数字化规划展览馆,“生命不息,创新不止”是其建设的核心理念,将“创新雨林生态系统”的概念融入空间设计中,采用了10多项前沿信息技术。同学们顺次参观“走进海淀”“新型城市”“科技创新”“预见未来”四大部分,总体感受海淀区取得的城市建设成就,感受海淀区开创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擘画宏图。
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区)展览馆利用数字沙盘、裸眼3D、全息投影等先进技术,让同学们感受到到海淀区从“电子一条街”到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转型历程,感受到科技创新对城市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也领悟到区域协同、产业升级和科技政策支撑的深远影响。参观过程中还增加了全息投影、AI作画、高铁模拟驾驶等互动体验环节,让同学们切实感受到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紧接着,同学们参观了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作为我国首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重点战略项目之一,致力于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转化、资源对接、创新生态构建。
同学们首先听取了国内最新的科研成果介绍,感受科技进步在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的作用,感受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的紧密结合作用,领悟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战略优势。
之后,同学们听取了国内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介绍,参观学习如何通过跨区域协同、产学研一体化等手段,推动技术创新的实际应用,包括自由运动动物深脑成像微型化多光子显微镜、可拉伸多模态触觉芯片及机器人电子皮肤、AI-CFD一体化通用仿真软件等,学习科技发展的前沿技术。
通过本次专题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意义,切身体会到科技创新在社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国科大学子们今后将更加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牢固树立科技报国的理想与信念,为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文/图 陈慧敏)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