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

教师风采

新闻中心

    • 光辉伟业,红色序章--玉泉书院第二党支部走进北大红楼开展党日活动 光辉伟业,红色序章--玉泉书院第二党支部走进北大红楼开展党日活动
      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追寻红色革命足迹,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4月18日下午,玉泉书院第二党支部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前往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大红楼)参观学习,开展“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主题党日活动。 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第二党支部同志走进这座通体红色的古朴建筑,这里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座落于一层东南角的图书馆主任室,曾是李大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西面的第二阅览室,毛泽东曾在此担任书记;二层的校长办公室、文科学长办公室,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都曾在这办公……同志们穿梭于各个展厅,仔细观看一幅幅珍贵的影像,一份份真挚的手稿,重温“南陈北李” 酝酿建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星火传遍中国大地的革命岁月,感悟无数先辈舍身为民、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 北大红楼见证了进步思潮的融汇、建党英才的成长、初心使命的启程,此次党日活动,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是从何而来的,给大家上了一堂鲜活的党史课。党的伟大精神必将时刻激励着新时代的青年党员,继承先辈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文/图 马慧)
      [04/22]
    • 本科部党总支部组织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 本科部党总支部组织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
      2025年4月14日上午,本科部党总支部组织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本科部党总支书记、本科部部长燕敦验、副书记王夺奎、本科部党总支委员丁云云、张顶兰、杜爱宇及各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会议由王夺奎主持进行。 会上,王夺奎首先向大家传达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并依据《中共中国科学院大学委员会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的目标要求,以“学精神、强作风、促攻坚”为主线,从深入学习研讨、筑牢思想根基,全面查摆问题、深入剖析根源,开展集中整治、务求工作实效,坚持开门教育、注重师生参与,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工作等方面详细部署了本科部总支部委员会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任务并强调了相关要求。 随后,王夺奎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相关制度规定。王夺奎强调,我们要以高度重视的态度,聚焦主题、加强学习、简约务实、一体推进学查改,将学查改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注重实效。 会议最后,本科部党总支书记、本科部部长燕敦验表示,中央八项规定的提出就是要遏制党内各种不正之风,治疗“虚胖无力”,保障党的健康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心中警钟长鸣,增强定力、养成习惯,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文/杜爱宇、图/高虹)
      [04/17]
    • 本科生在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中勇获佳绩 本科生在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中勇获佳绩
      2025年4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数学会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在浙江师范大学成功落下帷幕。经过重重选拔,本次决赛共有来自全国32个赛区的1246名同学入围,实际参赛同学为1229名。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共有3名本科生参加了决赛,并取得全国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的好成绩。 参与本次决赛的学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手,因此竞争十分激烈。决赛分为数学类高年级组、数学类低年级组以及非数学专业组。本科生胡格致、曾俊翰参加数学类低年级组决赛,张俊炜参加非数学专业组决赛。 在本科部刘慧老师的带领下,三名参赛者于4月11日晚间抵达浙江金华。4月12日上午抵达浙江师范大学。在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参赛学生陆续进入赛场。上午九时,比赛正式开始。比赛持续三个小时。正午十二时,决赛结束。4月12日下午,包刚院士和席南华院士于行政中心展开讲座。包刚院士的讲座围绕针对精准探测的数学反问题展开,席南华院士的讲座围绕数学猜想展开,介绍了韦伊猜想、挂谷猜想等猜想。4月13日上午,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总结及颁奖大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体育馆举行。胡格致同学获得数学类低年级组全国一等奖,张俊炜同学获得非数学专业组全国二等奖,曾俊翰同学获得数学类低年级组全国二等奖。期待国科大本科生在今后的比赛中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文/曾俊翰、图/刘慧)
      [04/14]
    • 玉泉书院组织开展“探索新质生产力”专题社会实践活动 玉泉书院组织开展“探索新质生产力”专题社会实践活动
      2025年4月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书院带领23名本科生,赴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区)规划展览馆和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开展“探索新质生产力,树牢科技报国志”专题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帮助本科生深入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国家战略,提升国科大学子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认知,激励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 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核心作用,涵盖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在加快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这一战略不仅关乎国家的未来经济结构和社会进步,也意味着对于每一位科技创新者、产业从业者以及青年学子的责任和使命。因此,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一员,同学们理应深刻理解这一概念的战略意义,并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全面了解其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活动当天,同学们首先参观了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区)规划展览馆。作为北京市首个全数字化规划展览馆,“生命不息,创新不止”是其建设的核心理念,将“创新雨林生态系统”的概念融入空间设计中,采用了10多项前沿信息技术。同学们顺次参观“走进海淀”“新型城市”“科技创新”“预见未来”四大部分,总体感受海淀区取得的城市建设成就,感受海淀区开创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擘画宏图。 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区)展览馆利用数字沙盘、裸眼3D、全息投影等先进技术,让同学们感受到到海淀区从“电子一条街”到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转型历程,感受到科技创新对城市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也领悟到区域协同、产业升级和科技政策支撑的深远影响。参观过程中还增加了全息投影、AI作画、高铁模拟驾驶等互动体验环节,让同学们切实感受到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紧接着,同学们参观了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作为我国首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重点战略项目之一,致力于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转化、资源对接、创新生态构建。 同学们首先听取了国内最新的科研成果介绍,感受科技进步在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的作用,感受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的紧密结合作用,领悟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战略优势。 之后,同学们听取了国内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介绍,参观学习如何通过跨区域协同、产学研一体化等手段,推动技术创新的实际应用,包括自由运动动物深脑成像微型化多光子显微镜、可拉伸多模态触觉芯片及机器人电子皮肤、AI-CFD一体化通用仿真软件等,学习科技发展的前沿技术。 通过本次专题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意义,切身体会到科技创新在社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国科大学子们今后将更加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牢固树立科技报国的理想与信念,为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文/图 陈慧敏)
      [04/1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