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

教师风采

新闻中心

    • 国科大本科生在第50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南京)获得1枚银牌 国科大本科生在第50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南京)获得1枚银牌
      2025年11月8日至9日,第50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南京)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此次比赛汇聚了全国各地三百多支实力强劲的程序设计队伍。经过五小时激烈角逐,我校斩获一枚银牌。 由2023级本科生许天祺、2022级本科生许晋升与2024级研究生朱奕杰所组成的参赛队伍,此前已积累了一定的区域赛实战经验。比赛中,队员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充分发挥各自所长,逐一攻克了多道难题。尽管过程中也遇到一些细节上的挑战,在部分题目上耗费了较长时间,但团队始终沉着应对,最终斩获银牌。 与此同时,由2024级本科生王煜阳、郑兴和2025级本科生潘世钊组成的队伍首次参赛,面对强劲的对手与困难的赛题,他们依然迎难而上,在开赛后一个小时内迅速通过两题。随后,三人分头研究赛题,最终在F、I、M三题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始终难以迈过最后的门槛。尽管已经长时间陷入了胶着状态,他们始终没有放弃任何希望,在赛场上顽强拼搏至最后一刻,可惜最后仍然以一题之差,遗憾错失奖牌。 今日的成绩是一个新的起点。期待国科大的队伍们在未来瞄准更高的舞台,锐意进取,再创辉煌!(文/许晋升 图/马慧)
      [11/17]
    • 计算所举办202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交流分享会 计算所举办202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交流分享会
      2025年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国科大计算机学院”)2025级本科生前往国科大计算机学院主承办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开展交流分享会。会议由计算机本科管理办公室主任郭晓康主持,本次分享会旨在帮助大一新生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前沿动态,拓宽知识视野,明晰发展方向。 全体合影 交流分享会的首项议程为参观计算所展厅,由计算所教育处处长王元卓研究员讲解。展厅以丰富的实物展陈、图文资料和影像系统,生动再现了我国计算机科技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奋斗历程。同学们认识到103机作为我国首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在“两弹一星”工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支撑两弹一星研制-走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启自主创新新时代”主线,令同学们深刻感受到计算所作为“中国计算机事业摇篮”的使命担当与精神传承。 王元卓研究员讲解展厅 在新生科学家班主任见面会上,计算所副所长、计算机学院副院长、2025级本科生科学家班主任包云岗研究员重点介绍了处理器芯片行业的发展动态。在介绍“一生一芯”计划时,他指出:芯片开源是顺应国际形势、国家需要的,也希望同学们都能在大学期间打好基础,扎实掌握软硬件知识,并设计出自己的芯片。他鼓励同学们掌握“开源”思维,眼光长远,兼容并包。勉励大家要珍惜课余时间,积极增长个人技能,回应时代需要。 包云岗研究员发言 专题报告环节,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所务委员山世光研究员为同学们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他介绍了大语言模型与多模态大模型的技术特点、优势与局限,指出AI正从处理可表述任务扩展至通过更广泛的多模态任务,并正在通用化的基础上实现行业化、专域化与细粒度化。此外,当前AI还面临准确理解客观物理世界并与之正确交互的能力之挑战。最后,他鼓励同学们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投身计算机科学事业,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山世光研究员作报告 科研成果展示环节,先进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的解壁伟副研究员从处理器芯片的工作原理开始切入,系统介绍了“一生一芯”计划的学习路线和社区建设等,同时展示了计算所在开源芯片方向的科研成果,使用开源EDA、开源IP和开源PDK构建芯片设计解决方案,降低芯片设计门槛。这让同学们对于计算所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场气氛热烈,展现了同学们对前沿技术的浓厚兴趣与批判性思维。 解壁伟副研究员作报告 交流分享会圆满举办,本次活动为新生搭建了科研实践对接平台,助力其明晰专业方向、涵养学术素养。愿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耕专业、勇毅探索,在学术道路上稳步前行。
      [11/17]
    • 立冬到 树木新:玉泉书院组织开展“大树刷白”劳动实践活动 立冬到 树木新:玉泉书院组织开展“大树刷白”劳动实践活动
      立冬已至,寒意渐浓,万物收藏。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强化学生劳动意识,提升劳动技能,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体验劳动,2025年11月8日,玉泉书院联合雁栖湖校区管理办公室和苏东吴物业,在雁栖湖校区西区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树刷白”劳动实践活动。20名本科生踊跃参加,为校园树木披上“冬衣”,用实际行动践行劳动之美。 周密部署,劳动安全防线牢 活动前期,玉泉书院与雁栖湖校区管理办公室和苏东吴物业多次沟通协调,精心策划活动流程,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活动开始前,负责老师为全体参与学生进行了详细的培训与劳动指导。培训中,老师重点讲解了刷白树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白灰溅入眼睛、工具使用不当等,并向同学们介绍了树干刷白的深层原因。“树木刷白主要用于反射阳光,避免冻裂并且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抗寒能力,其次由于白灰中有石灰硫磺等成分,也用于杀菌和杀虫的效应,有效保护树木的健康成长。”培训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劳动观念,为后续的实践活动筑牢基础。 随后,工作人员有序地为同学们发放了围裙、手套、刷子、盛有刷白剂的铁桶等工具。同学们全副武装,整装待发,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兴奋,一场充满意义的劳动实践拉开帷幕。 热情高涨,冬日林间劳动忙 活动正式开始后,同学们迅速进入状态,两个人为一组,一起努力为大树换上新装,现场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阳光透过树枝洒在同学们身上,为这个冬日增添了几分温暖。大家穿梭于树林之间,认真地为每一棵树刷上洁白的石灰水,仿佛在为树木绘制一件件精美的冬装。每一棵树的刷白,都凝聚着同学们的心血与汗水,也见证着他们的成长与收获。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劳动教育活动,感觉特别新鲜也特别有意义”来自物理学专业的刘同学一边认真地刷着树干,一边兴奋地说“以前只在路边见过刷白的树,没想到自己动手刷白是这么有趣,就像给树木化妆一样,真的长见识了。” 尽管天气微寒,但同学们的热情丝毫不减,大家干劲十足,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充实而难忘的时光。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辛勤劳动,最多的一组同学成功为11颗树换上了新衣服。同学们看着一排排整齐刷白的树木,大家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深化认知,劳动实践育新人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将工具归还到指定位置,并和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亲切合照。看着经过自己亲手刷白的树木,同学们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场身体力行的劳动体验,更是一堂生动难忘的实践教育课。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掌握了树木刷白的技能,更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与快乐,理解了劳动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增强了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冬日的寒风虽冷,但本科学子的热情似火。这场“大树刷白”劳动实践活动,不仅为校园的树木带来了温暖的守护,更为同学们的心灵种下了劳动的种子。相信这颗种子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劳动之花。未来,玉泉书院书院将继续探索多样化的劳动教育形式,结合校园资源和四季更迭,设计更多有趣、有意义的劳动项目。希望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劳动精神在青年学子心中生根发芽,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文/杨淑磊 图/陈慧敏)
      [11/11]
    • 国科大本科生在第11届CCPC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区域赛(哈尔滨)获得1银1铜 国科大本科生在第11届CCPC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区域赛(哈尔滨)获得1银1铜
      2025年11月8日至9日,第11届CCPC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区域赛(哈尔滨)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此次比赛汇聚了全国各地二百多支实力强劲的程序设计队伍。经过五小时激烈角逐,我校2025级本科生马宇骏、蔡钟渔和邱宇峰组成的队伍获得银奖,2023级本科生石曜铭、吕安哲和尤俊翔组成的队伍获得铜奖。 25级本科生队在比赛开始时进入状态略慢,但在中期迅速通过了多道较为简单的题目,并通过了全场通过队伍不足十支的困难题H题,充分展现了队伍的突出优势,最终通过6题获得银牌;23级本科生队的比赛过程则并不顺利,他们在G题和K题上长时间意外受阻,手感不佳,耗费了过多比赛时间,尽管他们齐心协力挣脱困境,但是最终仍未能在最后一小时通过第6题,遗憾获得铜奖。 此次比赛当中,国科大学子继续稳扎稳打,展现了面对逆境沉着冷静的优秀心态,以及充分结合个人优势和集体配合的默契。截至本周,本赛季我校参赛的全部7支队伍均已登上赛场,新队伍初露锋芒,老队伍稳中求进,选手们各显其能,充分展现了国科大学子的风采。在接下来最后2周的3场区域赛当中,希望国科大的选手们胜不骄、败不馁,从比赛中汲取经验,保持临危不乱的心态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迅速调整到最佳比赛状态,祝愿选手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再接再厉、力争上游,产生新的突破!(文/尤俊翔、马宇骏 图/吕安哲)
      [11/1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