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大学
玉泉书院
联系人: 王老师
电话:010-69671345
电子邮箱: bkb@ucas.ac.cn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东路1号
邮编:101408

 

计算所举办202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交流分享会

  • 日期:2025-11-17
  • 48

2025年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国科大计算机学院”)2025级本科生前往国科大计算机学院主承办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开展交流分享会。会议由计算机本科管理办公室主任郭晓康主持,本次分享会旨在帮助大一新生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前沿动态,拓宽知识视野,明晰发展方向。

全体合影

交流分享会的首项议程为参观计算所展厅,由计算所教育处处长王元卓研究员讲解。展厅以丰富的实物展陈、图文资料和影像系统,生动再现了我国计算机科技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奋斗历程。同学们认识到103机作为我国首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在“两弹一星”工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支撑两弹一星研制-走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启自主创新新时代”主线,令同学们深刻感受到计算所作为“中国计算机事业摇篮”的使命担当与精神传承。

王元卓研究员讲解展厅

在新生科学家班主任见面会上,计算所副所长、计算机学院副院长、2025级本科生科学家班主任包云岗研究员重点介绍了处理器芯片行业的发展动态。在介绍“一生一芯”计划时,他指出:芯片开源是顺应国际形势、国家需要的,也希望同学们都能在大学期间打好基础,扎实掌握软硬件知识,并设计出自己的芯片。他鼓励同学们掌握“开源”思维,眼光长远,兼容并包。勉励大家要珍惜课余时间,积极增长个人技能,回应时代需要。

包云岗研究员发言

专题报告环节,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所务委员山世光研究员为同学们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他介绍了大语言模型与多模态大模型的技术特点、优势与局限,指出AI正从处理可表述任务扩展至通过更广泛的多模态任务,并正在通用化的基础上实现行业化、专域化与细粒度化。此外,当前AI还面临准确理解客观物理世界并与之正确交互的能力之挑战。最后,他鼓励同学们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投身计算机科学事业,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山世光研究员作报告

科研成果展示环节,先进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的解壁伟副研究员从处理器芯片的工作原理开始切入,系统介绍了“一生一芯”计划的学习路线和社区建设等,同时展示了计算所在开源芯片方向的科研成果,使用开源EDA、开源IP和开源PDK构建芯片设计解决方案,降低芯片设计门槛。这让同学们对于计算所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场气氛热烈,展现了同学们对前沿技术的浓厚兴趣与批判性思维。

解壁伟副研究员作报告

交流分享会圆满举办,本次活动为新生搭建了科研实践对接平台,助力其明晰专业方向、涵养学术素养。愿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耕专业、勇毅探索,在学术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