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本科部/玉泉书院
联系人: 王老师;卢老师
电话:010-8825623488256298
电子邮箱: bkb@ucas.ac.cn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

 

躬行天府文脉,探寻时代新声——国科大本科生赴四川成都开展专题社会实践活动

  • 日期:2025-08-28
  • 72

为教育引导国科大本科生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传承创新,树立文化自信与历史使命感,2025年8月8日至11日,本科部/玉泉书院组织部分本科生组成实践团队,赴四川省成都市开展了为期五天的“躬行天府文脉,探寻时代新声”专题社会实践活动。

8月8日上午,实践团队首站来到四川博物院,开启一场与历史的深度对话。同学们在一件件文物前驻足沉思,深刻感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兼容并蓄的宏伟气魄。从三星堆神秘的青铜人头像、金沙遗址璀璨的黄金面具,到汉代精美的画像砖石,再到张大千气韵生动的泼墨山水,一件件历经沧桑的文物,将“天府之国”四千余年的恢弘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同学们在一件件国宝前驻足凝视,深刻感悟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宏伟气魄,以及巴蜀先民非凡的创造力与艺术想象力。下午,实践团队对博物院的志愿者与工作人员进行采访,采访围绕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职能、文化传播创新以及当代青年如何传承历史文脉等议题展开。

图1:团队成员在四川博物院合影

图2:团队成员欣赏馆藏文物

8月9日,为探寻成都文化的多元切面,实践团队前往成都市龙泉驿区。作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和近代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龙泉驿承载着独特的迁徙与融合记忆。在龙泉驿区博物馆,团队成员通过详实的史料与生动的展陈,深入了解了客家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历程。下午,团队在返回市区的途中,就当日的参观内容和调研成果进行了汇总与讨论,并于当晚完成了调研报告的初步整理工作。

图3:成员在龙泉驿区博物馆合影

8月10日,实践团队系统整理8月8日和8月9日实地考察的调研成果。上午,成员们分工合作,对四川博物院和龙泉驿区博物馆的访谈录音、参观笔记及拍摄资料进行细致的分类与分析。大家认真比对各自的记录,补充遗漏信息,确保资料的完整与准确。下午,团队集中讨论,将两天的调研重点和发现进行归纳与总结,形成了结构清晰、逻辑严谨的阶段性报告。

图4:团队成员与志愿者合影

8月11日上午,实践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本次实践的收官之站——金沙遗址博物馆。步入展厅,三千年前古蜀王国的辉煌画卷徐徐展开。在陈列馆内,同学们被古蜀人巧夺天工的技艺所震撼。闻名遐迩的“太阳神鸟”金饰,外径12.5厘米,厚度仅0.02厘米,其上镂刻的四只神鸟首尾相接,围绕着旋转的太阳飞翔,展现了古蜀先民对光明的崇拜与非凡的艺术想象力。

图5:团队成员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前合影

图6:金沙遗址祭祀坑现场

图7:“太阳神鸟”金饰

馆内大量的珍贵玉器与数以吨计的象牙,无声地诉说着古蜀文明在祭祀礼制、对外交流和工艺制造上的卓越成就。这种严谨求实、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与科学家精神的核心——精益求精、勇于探索——遥相呼应,一脉相承。此次参观让同学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古蜀文化,激发了大家投身文化传承的热情与决心。

图8:团队成员欣赏金沙遗址出土文物

本次“躬行天府文脉”专题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通过实地走访历史文化场馆、与文博工作者深度交流,收获颇丰。实践期间,团队成员每日都进行复盘与研讨,系统整理访谈录音、参观笔记和影像资料,将每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进行归纳与升华。虽然由于缺乏经验,活动中存在一些遗憾与不足,但大家仍然有着不小的收获。同学们不仅直观感受了中华文明的厚重底蕴与时代活力,更在知行合一中深化了对国情的理解,坚定了文化自信。相信国科大学子定会将此次实践的感悟与思考融入未来的学习与科研之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文/图 成都社会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