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至18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部/玉泉书院组织30名本科生赴陕西西安开展专题社会实践活动,开启了一段难忘的科学探索之旅。此次暑期实践活动以“寻访科学家精神,树牢科技报国理想”为主题,让学子们通过实地参观和交流,进一步坚定科研理想,践行科技报国使命。
7月14日下午,同学们来到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站——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这座坐落于临潼的科技殿堂,不仅是“北京时间”的诞生地,更是一部浓缩的人类计时文明史。
首先,同学们倾听了专家报告。武建锋,邹德财老师介绍了从古至今计时工具的发展、原子钟等现代计时工具,以及计时工作在北斗卫星导航、高频量化交易等领域的重要支撑作用。在这里。原子钟以每30万年误差不足1秒的精度,为全国提供着时间基准,支撑着北斗卫星导航、电网同步等国家工程,让“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古训在现代科技中获得新生。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时间科学馆。在时间科学馆的“感知时间”展区,树轮、珊瑚等自然计时器一线排开,静静诉说着沧海与桑田;傅科摆的金属摆锤划出的轨迹在沙盘上逐渐偏移,揭示出地球自转的秘密。二楼的“计时技术演进”展区陈列着从日晷到原子钟的跨越:元代郭守敬的简仪模型与现代铯原子钟比邻而居,前者以青铜齿轮丈量节气,后者用原子跃迁定义秒长,二者在此完成了一场跨越七百年的对话。
漫步在历史照片墙前,同学们看到1966年筹建者们在窑洞实验室调试设备的身影。当年代号“326工程”的老一辈科学家们,用算盘和示波器搭建起新中国首个授时系统,将“时间主权”牢牢握在手中。如今的时间科学馆里,老一辈科学家的接力棒,正在新一代探索者手中传递。
7月15日,西安社会实践团队的青年学子们怀揣着对时间科学的敬畏,走进了我国时间基准的摇篮——蒲城授时中心。
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一段段无声的历史讲述着惊天动地的奉献故事。泛黄的手稿、简朴的旧物,将“淡泊名利、甘于清贫”的精神具象化为眼前可触的感动。前辈们于荒僻之地奠基国家授时伟业的背影,深深烙印在每位同学心中。
移步时间博物馆,精密仪器与历史照片交织出时间的重量。从古代圭表测影到现代原子钟精准报时,一代代科研人接力攀登的足迹清晰可见。当铯原子钟沉稳的嗡鸣在馆内回响,“科技报国”的使命仿佛化作有形之声,激荡起年轻胸膛中的共鸣。
时间无形,精神有声。此次参观不仅是一场时空之旅,更是一次灵魂的叩击。国科大学子们触摸着“326精神”的温度——它是对“无私奉献”的静默坚守,是将个人理想融入“科技报国”洪流的赤诚担当。前辈以清贫之身点亮时间灯塔,今日青年当承其薪火,以青春之智校准时代坐标,在服务国家的征途上留下精准而坚实的足印!
7月16日早晨,同学们乘车前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关中野外观测站参观。站内有许多户外的实验设备,包括设有同位素对照实验专用地块、大气样本采集区、水量蒸发检测装置和动物活动监测装置,处处彰显着科技魅力。带队老师的讲解也让同学们感受到观测工作的核心在于坚持,科研人员们日复一日采集样本、分析数据,他们用执着与汗水诠释着"坚守奉献、求实创新"的黄土精神。
随后,同学们走进西安植物园,开启"聆听植物故事,感悟科学精神"主题实践。在草木芬芳中,同学们首先来到植物标本馆。指尖轻触泛黄的标本标签,仿佛看见科研先辈踏遍山河采集样本的身影;聆听讲解员讲述秦官属先生等科学家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秦岭生态的坚守,那"择一事、终一生"的赤诚初心令人动容,浸润着青年学子的心灵。
穿越时光的标本无声诉说着一代代植物学家的匠心传承。当生命印记在眼前徐徐展开,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扎根大地的奉献情怀与科技报国的时代使命深深印刻于心,激励国科大学子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步履坚实,担当有为。
7月17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参观学习。西安光机所几位老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西光所的发展历史、研究背景以及目前的主要科研方向,使同学们对光学领域的前沿科技和国家科研机构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下午,实践团队参观了中科微精飞秒激光产业化基地与曲率引擎(西安)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微精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展示了其飞秒激光精密加工技术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突破性应用。曲率引擎则聚焦光子制造硬科技,其展厅内陈列的各项荣誉彰显了企业的创新实力。
图10 参观中科微精飞秒激光产业化基地与曲率引擎(西安)科技有限公司
参观完成后,同学们返回西安光机所,聆听两位青年科研人员王思颖、宋巍分享宝贵经验。学姐系统介绍了研究所的科研布局与平台支撑,学长则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强调科研道路上坚韧精神与理性选择的重要性。
参观与座谈活动,让国科大学子深入了解了西安硬科技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感受到青年科研人员的使命担当,进一步激发了投身科技强国建设的热情。中科微精与曲率引擎的技术突破,以及光机所的科研实力,共同展现了西安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也深刻领悟到了伟大的科学家精神。在实地学习科学发展历史、与科研人员交流、参观科研成果的丰富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对科学研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坚定了将来投身科研事业的理想与信念。(文/图 西安社会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