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本科部/玉泉书院
联系人: 卢老师;王老师
电话:010-88256298;88256234
电子邮箱: bkb@ucas.ac.cn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

 

“厚植为民情怀,助力乡村振兴”——本科部组织学生赴云贵地区开展“乡村振兴”专题社会实践活动

  “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精神,2023年7月10日至16日,本科部组织30名本科生赴云贵地区开展“乡村振兴”专题社会实践活动。5天时间里,同学们通过调研走访、参观座谈等丰富的活动安排,深刻领会到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实地了解了乡村振兴的成效,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和使命。

感知科学前沿

  7月11日,同学们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参观了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种质资源保藏中心公共实验平台、“植物的诺亚方舟”——世界第二大的野生植物种质库、种质超低温保藏中心和植物离体库。研究所李培老师在参观中还和同学们探讨种子库的保存条件、兰科植物的离体保存难度与意义等问题,干货满满。

  7月11日下午,同学们参观了位于昆明市西郊玉案山的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该实验基地同时又称为国际灵长类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基地。

图1 李培老师在做讲解

图2 采集室里的收集

图3 何俊老师倾听同学提问

图4 昆明植物所奠基铭

图5 同学们在猴舍监控室

图6 现场观测猴子肿瘤照片

  7月15日下午,同学们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依次参观了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实验室的建设背景与发展历程、学科特色和研究方向总体定位、历史传承和人才培养等,全面了解实验室的总体定位与目标。

图7 同学们参观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次实践中,同学们先后参观了扶荔宫的主题温室馆、种子博物馆、兰花博物馆以及昆明动物博物馆。扶荔宫的名字来源于汉武帝时期建于上林苑中,用于栽种南方佳果和奇花异木,这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温室。各具特色的植物物种和错落有致的展厅安排,移步换景的同时也充分展示出“植物王国”的物种多样性与和谐融洽的生态景观。植物多样性也充分地体现在种子博物馆,进入时首先惊叹于种子圣殿的壮观。在里面了解到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特点和演化特征。还参观了兰花博物馆和食虫博物馆等,其内容丰富令人惊叹。昆明动物博物馆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动物专题博物馆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展示我国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动物王国”的风采。

图8 同学们有序参观扶荔宫

图9 种子博物馆内令人惊奇的手绘

图10 昆明博物馆内的兽皮墙

图11 昆明动物博物馆前合影

传承科学家精神

  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实地走进吴征镒、周俊、南仁东、涂光炽四位老科学家奋斗过的地方,深刻缅怀四位先生,了解到他们的杰出成果和不朽功勋,深深体会到他们勤勉为学、牺牲为国、鞠躬尽瘁的科学家精神。

图12 吴征镒先生铜像

图13 周俊先生铜像

图14 参观涂光炽先生纪念展室

图15 涂光炽先生写下的共勉词

  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南仁东纪念馆。讲解员生动细致系统地讲解FAST建造过程中南仁东先生及其团队的创造奋斗、团结拼搏的艰苦历程。“感官安宁,万籁无声。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它无垠的广袤”——FAST的建造就是一次科技长征,南仁东先生以他的淡泊名利、坚韧不屈、敢为人先的科学家精神,征服了一切艰难险阻,也征服了世界。

图16 参观南仁东纪念馆

图17 南仁东纪念馆中的特色时钟

  7月14日下午,同学们实地参观了“中国天眼”,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像地球上的一只巨眼,静静凝望和扫描着天空,探寻着百亿光年之外的射电信号;又如世界上最灵敏的耳朵,聆听着一切宇宙深处的声音。

图18 同学们在中国天眼合影留念

聚焦乡村振兴

  本次社会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实地走访调研了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乡村振兴先导示范项目地、滥窖田特色田园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项目和水城区猕猴桃产业发展示范园。

 

图19 同学们在赤水河源头合影留念

  7月12日下午,同学们参观了镇雄县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芒部镇松林村上下街和乡村振兴先导示范项目地——松林村大坪组。

  同学们了解到这里在国家扶贫政策支持下,不仅将原有农业产业——竹笋、魔芋、辣椒等发展好外,还积极探索旅游业等其他形式的产业。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环境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致富致强之路,同学们也就乡村振兴的政策细节、旅游业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互动。

图20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图21 昆明分院特派驻村干部杨大新老师介绍建设细节

  7月13日下午,实践分队同学们参观了六盘水市水城区滥窖田特色田园乡村集成示范试点建设项目和猕猴桃产业发展示范园。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夏勇研究员热情地向同学们介绍当地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在猕猴桃产业发展示范园,养殖人和大家站在猕猴桃大棚中,细致全面地讲解基地的各项事宜,还摘下几个果子的纸套为同学们进一步介绍。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项目园区,也是全国难得的红心猕猴桃培育基地,同学们再次感受到中国科学院在乡村振兴中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图22 同学们参观猕猴桃园

图23 同学们在猕猴桃示范园前合影留念

  实践过程中,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杨大新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还走进镇雄县尾坝小学,细致了解学校设施情况,实地了解基层教育发展情况。

图24 杨大新老师在讲述尾坝小学的创新点

图25 同学们在雏鹰楼前合影留念

  7月12日,同学们和镇雄当地干部同志,就人才工作、基层社会治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等方面举行座谈会。镇雄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龚成军参加会议并与同学们开展交流。

图26 座谈结束后合影留念

  7月15日,在结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参观调研后,此次“厚植为民情怀,助力乡村振兴”——云贵地区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此次实践活动“五天五地五机构、四馆四师四项目、一校一会一天眼”。在实践中,同学们不仅学习到了相关的专业知识,还体会到了科技与乡村振兴的密切关系。他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而乡村振兴也是科技报国的必由之路。这样的体验和认识,必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为乡村振兴和科技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有疑难可问谁,强国一代有我在”,通过此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树立起科技报国的志向和信心,“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实践精神根植乡村振兴的土壤里,厚植为民情怀,不断奋进新征程!(文/李果 图/黄林泰辉、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