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本科部/玉泉书院
联系人: 卢老师;王老师
电话:010-88256298;88256234
电子邮箱: bkb@ucas.ac.cn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

 

【科学讲座】常凯院士主讲“半导体物理与应用:无尽的前沿”

  • 商美
  • 日期:2023-05-11
  • 1437

  2023年5月6日下午七点,国科大本科生“科学前沿进展名家系列讲座”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常凯院士在玉泉路校区礼堂,为同学们带来主题为“半导体物理与应用:无尽的前沿”的讲座。常凯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民盟中央常委。

  讲座伊始,常院士首先向同学们提出三个问题:“什么是半导体?”“半导体为何重要?”“半导体物理研究什么?”进而提到物理广大的研究范围:从宇宙到原子、夸克,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半导体。

  常院士首先就半导体的基本性质进行讲解,接着常院士讲到自然界的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两种,人类目前已知三百三十多万种材料,而半导体占了约六万多种。常院士借由自然材料对于导电性质的划分引出了了半导体的定义:一种电导率介于绝缘体和导体之间的物质或材料。同时常院士也提到一些半导体实例,如拓扑绝缘体、激子绝缘体、莫特绝缘体、石墨烯等半导体材料。

  常院士随后提到了半导体发展的历史沿革:从18世纪末福特首先提出半导体的概念;到1911年,考格白尼首先使用半导体这一名词;二战后随量子力学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半导体技术突飞猛进,人类进入硅文明时代。常院士提到半导体的发展还包括半导体历史材料沿革:第一代材料主要为Ge、Si;第二代材料主要为GaS、InP;到了第三代材料更新为SiC,GaN。常院士还讲到了硅基半导体迅速发展的基础——元素的丰度:硅丰度在地壳中仅次于氧,在地球中储量丰富。

  常院士在下一部分着重讲了有关半导体杂质和缺陷方面的问题,如半导体掺杂效应对半导体性能的影响以及半导体掺杂技术的极限。此外,常院士也谈到了最近半导体研究的新进展——半导体量子结构。

  对于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常院士主要谈到了晶体管的发展:1883年,爱迪生效应被发现;1904年,弗莱明发明第一个电子管——真空二极管;1906年,福莱斯特发明真空三极管: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出现;1947年第一个锗晶体管问世,不久后基于硅pn结的晶体管出现;1958年第一个锗晶体管的集成电路被制作出来;1959年第一个基于硅晶体管的集成电路被制作出来。半导体器件包括了集成电路(逻辑、存储、微元件、模拟电路)、分立器件、光电器件、传感器四大方向,而半导体产业涉及多方向,投资强度大、风险高、技术门槛高、更新快。而有关半导体物理方面,常院士提到了两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半导体研究上的发现:量子霍尔效应和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常院士在讲座最后也谈到了中国半导体物理。

  在讲座的主要内容结束后,常院士与同学们亲切交流,谈了半导体能效极限、对同学们学习生活的忠告等问题,希望同学们能打好基础,为未来国家科研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文/图  彭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