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本科部/玉泉书院
联系人: 卢老师;王老师
电话:010-88256298;88256234
电子邮箱: bkb@ucas.ac.cn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

 

【人文讲座】李军:达·芬奇艺术中的科学与“反”科学

       2019年9月25日晚七点,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第99讲在玉泉路校区阶一五教室开讲。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教授以蒙娜丽莎这副世界名作为基点,结合达芬奇和其他一些画家的作品,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给大家剖析了达芬奇艺术中的科学与“反”科学。

       作为世界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今年恰逢达芬奇逝世的五百周年,全世界范围内又再度掀起了一阵对他画作研究的热潮。但是不同人对他的画作有不同的看法,而李军教授认为,达芬奇不仅是艺术家,还是发明家、工程师、哲学家、科学家、数学家,他的画作也和他的科学背景有关,结合科学和艺术两个角度来研究会有新的结论。

       接下来,李教授从艺术与科学的四种关系来逐一剖析。首先是艺术中的科学。达芬奇对于光线的运用是很严谨的,从他的画作《美丽的费列罗》和《蒙娜丽莎》中都可以看出,他不仅会关注到直射的光线,衣服、身体上的反射乃至折射光线他都会原原本本还原到画作上。其次,达芬奇对于透视也有自己的理解,他不仅注意到了近大远小的线性透视法,更进一步认识到空气的存在对于我们视觉的影响,提出了空气透视法的概念,即仅清晰、远模糊让他的画作更符合真实。这在《蒙娜丽莎》中背景的描述中也有所体现。还有就是达芬奇解剖学的知识也帮助了他更好的了解人物动作的背后肌肉运动,他也就可以更好的描绘出来。这些都使得画作更贴近自然,更容易被人接受和欣赏。

       其次是科学中的艺术。在达芬奇进行科学研究时,他的艺术修养也帮助了他很多。例如通过灌注蜡液来研究脑腔室的思路很可能就是来源于达芬奇做青铜器的经验。

       第三点则是艺术中的“反”科学,这也是李教授认为最重要的一点。随着人们对透视研究的更加深入,画家几乎已经可以原原本本勾画出事物的本来面貌。但是这只能算作一种记录而非艺术创作,并且神学的画作创作也无所谓“原貌”的界定,因此艺术中“反科学”的存在就尤为重要。李教授举了几个例子,如《最后的晚餐》,《The Annunciation》等。在这些创作中,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不符合透视的地方,例如《最后的晚餐中》,根据透视来看,耶稣和众门徒就餐的桌子并不在画面所描述的屋子里,而现实中的结构也注定了它不在所描述的屋子外的屋子,这样不在任何地方的桌子显然是不科学的,但是正是这种不科学的存在,体现了“最后的晚餐”这件事的时空两义性:它既是存在于过去“实际发生的事情”,又是各个时间永恒存在的神话的事情。艺术的魅力也就在这“反”科学中得到升华。

       最后总结性的一点就是科学艺术的“同体”。这个同是求同存异的同,艺术与科学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但是又确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它们共通的地方相互成就,不同的地方也造就了各自独特的魅力。蒙娜丽莎的微笑既是科学的,实际的微笑,又是代表来自宇宙和自然的注视,神性与人性的结合、科学与艺术的交织,才使得这幅画超越时空的限制,被古往今来世界各地的人所欣赏。(文/李泉彰 图/李泉彰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李军教授为同学们做讲座

主讲人介绍:

李军,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专著《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2016)《出生前的踌躇:卡夫卡新解》(2011)《希腊艺术与希腊精神》(2003)《家的寓言:当代文艺的身份与性别》(1996)《穿越理论与历史:李军自选集》(2012)、译著《宗教艺术论》(1992)《拉斐尔的异象灵见》(2014)等。策划大型国际艺术专题展“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2018,湖南省博物馆)、“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2018中国国家博物馆)。即将出版专著《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2019)。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育本科生人文素养、家国情怀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地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艺术或人文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做主讲人,致力于国科大本科生艺术与人文修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