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本科部/玉泉书院
联系人: 卢老师;王老师
电话:010-88256298;88256234
电子邮箱: bkb@ucas.ac.cn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

 

【人文讲座】梁燕:梅兰芳:1930年登上美国百老汇舞台的中国人

2018年10月10日晚七点,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第81讲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礼堂开讲。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梁燕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梅兰芳:1930年登上美国百老汇舞台的中国人”的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梁老师便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以前西方人对中国戏曲的评价:太早就定型成为一种极僵硬的形式,而无法从中解放自己当时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戏剧仍旧停留在婴儿幼稚时期,并没有很高的成就,许多文学家对中国戏曲的艺术表现存在一定的误读。美国媒体曾评价中国戏剧舞台是“光秃秃的”,缺乏精细的布景与道具,并声称中国戏剧的唱腔和台步难以忍受。但与此同时,也有潜心研究过中国戏曲的西方学者认为《汉宫秋》符合欧洲有关悲剧的定义从而大力推崇。在19世纪,按照西方的思维习惯和戏剧传统,写意化的中国戏曲难以得到西方人的接受与认可,这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之后,梁老师详细地讲述了梅兰芳先生在海外巡演中对文化传播作出的杰出贡献。梅兰芳在日本表演的《天女散花》、《虹霓关》、《贵妃醉酒》等戏曲受到日本学者的高度评价,有学者称“梅氏(梅兰芳)对原有的中国戏曲的技艺感到不足,而在这种古装歌舞剧的新作里开拓出新的艺术境界。”这说明梅兰芳在传播京剧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己的思考对京剧进行了改良。梅兰芳在美国的巡演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引起了美国文艺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纽约《世界报》将他评为最杰出的演员之一,《时代》赞美梅兰芳的表演“美妙得就像中国古老的花瓶或是刺绣的帷幔”。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纷纷邀请梅兰芳座谈和演说,波摩那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特别向梅兰芳授予文学博士荣誉学位,以表彰他在戏剧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美国著名戏剧评论家、诗人、小说家斯达克·杨将中国戏曲同古希腊经典名剧、莎士比亚戏剧做了比较研究,阐释了中国戏曲追求的雅致、美、和谐的美学理想。梅兰芳巡演在美国的广泛影响,无不说明西方人对中国戏曲的误解与偏见已经被改变,标志着美国社会的主流观众梅兰芳和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的普遍认可与接受。随后梅兰芳赴苏联表演的中国戏曲,被烈杰亚柯夫称为在这些五光十色的固定形式之中,却跳动着生命盎然的脉搏梁老师总结梅兰芳表演给西方戏剧的影响:“它似乎能够为陷入困境的欧洲舞美设计指明一条出路。”

梁老师介绍了梅兰芳团队的国际视野和访美传播策略。梅兰芳访美演出赢得极高的世界声誉,有赖京剧理论家、剧作家齐如山多年的精心策划和成功运作。齐如山不仅帮助梅兰芳编写剧本、编排舞蹈、设计造型、准备道具,还为梅兰芳的美国巡演做了大量的宣传、调研工作。除此之外,教育家、戏剧家张彭春也为巡演付出了许多心血。他根据自己对美国文化的了解,对梅兰芳演出的剧目提出修改意见以符合美国观众的欣赏习惯。张彭春还利用自己翻译能力将剧目名称译为便于西方人理解的标题。  

最后,梁老师称赞了梅兰芳团队成功地把中国京剧艺术介绍给西方的成就,并概括了他们的成功带给我们的启示:第一,对中华传统文化要有深刻的理解;第二,对外传播要运用恰当的表述方式;第,翻译的文化阐释至关重要;第,尊重国际市场的运作规则。“学会从国际视野研究中国文化,才能知道如何用中国文化影响世界,才能知道如何让我们的文化被其他文化所接受。”梁老师如是说。

在解答了同学们关于京剧传承与发展的一些问题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文、图/杨婧雯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梁燕老师为同学们讲座

主讲人简介:

    梁燕,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中国戏曲史论和中国戏曲海外传播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著有《齐如山剧学研究》、《梅兰芳与京剧在海外》等,主编《齐如山文集》十一卷,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曾任首届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目前兼任全国高校海外汉学研究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学校传统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中外文化交流基地研究员。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育本科生人文素养、家国情怀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地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艺术或人文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做主讲人,致力于国科大本科生艺术与人文修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