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日晚7点,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第75讲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阶一6教室开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遗产》杂志主编、中华文学史科学学会会长刘跃进老师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文学史为什么选择杜甫”。
刘老师开场即问,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叶嘉莹先生回国时曾有言:“书生报国能何寄,难忘诗骚李杜魂。”
李白与杜甫是不同的:李白生前名满天下,而杜甫一生飘零,备尝苦难,临死之际作《南征》:“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但杜甫仍然非常自信,刘老师举了四大原因——远祖(杜预)的武功儒术,祖父(杜审言)的文学传统,皇家的姻亲血脉(母族),盛唐的豪迈自信。杜预是西晋名将,所注《左传》流传至今,曾刻石为二碑,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认为如此可保名声不朽。杜审言也非常自信:“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役,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杜甫就说:“诗是吾家事,吾祖诗冠古”。诗才是祖传的,自信也是祖传的。杜甫母亲是皇室血脉,或许这也是其家国情怀的一大源头。
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但是幼年不幸,母亲早逝,寄养在姑母处。儿时与姑母的孩子染上同样的病,道士说养在某屋的孩子可以恢复健康,姑母便将杜甫养在此屋,而姑母的孩子却病逝了。这件事后来一直压在杜甫心头,奠定了其一生的悲凉。
刘老师提到唐朝素有“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之说,进士考取者少之又少。为在进士科前出名,行卷之风盛行,“槐花黄,举子忙”。陈子昂为此以祖传名琴吸引听众,又言弹琴非大丈夫所为,当众毁琴,又分发文稿,名动京城。朱庆余作《闺意长上张水部》“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以新婚女子代指自身询问自己是否能中举。张籍也以诗答:“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闻一多先生说,不是“唐朝的诗”,而是“诗的唐朝”,良有以也。杜甫,自然也有这样的考虑,他与众名士交往寻求机会。
然而生不逢时,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杜甫“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刘老师总结长安记忆:白居易是“外周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举目争能不惆怅,高车大马满长安。”;李白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杜甫是“问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刘老师认为,大部分诗人在长安不得志而离京时会写出其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后安史之乱爆发,杜甫“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得封拾遗,但杜甫太“迂”,直言进谏,疏救房琯,触怒宿宗。
刘老师介绍杜甫的诗沉郁是内容,顿挫是意境。杜甫作三吏、三别,写尽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与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每当其遭遇什么不幸的时候,他都会想到,我尚有俸禄,那些黎民百姓又该如何呢?这种家国情怀成就了杜甫。杜甫的诗之所以好,正因为其写尽世态炎凉。他前三十年是物质的悲凉,后二十年是精神的困顿。每个人都有两个家乡,一个是生长的土地,一个是政治的理想。人总要远游,乃至流浪。但流浪与流亡是不同的,一在物质,一在心灵。
杜甫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但其在战争之中表现出的悲悯是中国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魂。刘老师引用了鲁迅先生的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盖不了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今天读杜甫有什么意义?刘老师给出三个理由:文学是历史的;文学不能离开普通百姓;文学应该表现崇高,也即真善美,即使是悲剧也应充满希望。而这恰恰是杜甫的诗歌,是历史选择了杜甫,是杜甫代表了中国的诗魂。(文/黄姹 图/赵然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刘跃进教授为学生们讲座
主讲人介绍:
刘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文学遗产》杂志主编、中华文学史科学学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中国文学卷副主编及先秦卷、秦汉卷主编等。出版专著有《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秦汉文学编年史》《门阀士族与文学总集》《中古文学文献》《赋到沧桑——中国古典诗歌引论》《〈金瓶梅〉中商人形象透视》《雄风振采——汉代文学通览》等。论文集有《古典文学文献学丛稿》《秦汉文学论丛》《走向通融——世纪之交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回归的超越——文学史研究的多种可能性》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育本科生人文素养、家国情怀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地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艺术或人文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做主讲人,致力于国科大本科生艺术与人文修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