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4日晚,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第73讲“李约瑟的知识遗产及其在当代的意义”在玉泉路校区阶一6教室举行。“严春”风雪下温暖的阶梯教室中,专注“炼铁”的李约瑟研究所所长梅建军对李约瑟的遗产幽默而不失专业地进行了讲解和分析。
讲座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意义和研究所。一开始,便是关于李约瑟与《中国科学与文明》项目的讨论。这是什么项目呢?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解答这个问题比较难,解答李约瑟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倒是较为简单。
梅老师介绍说,李约瑟出生于英国一个普通的基督教知识分子家庭,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在实验室研究生物化学,并发表了重要著作。本应在科研领域安稳走下去的他于1937遇到了鲁桂珍,与中国结缘。与鲁桂珍的谈话激起了他对中国的好奇,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这个问题在他的脑海中开始生根。1951年,李约瑟向剑桥大学提议,有必要出版一本600-800页书来讲述中国的文明。可是,当提议变成实践,李约瑟发现,事情没这么简单,“这本书”开始成为“这系列书”,接着,又变成“这个项目”,大量学者开始为这个项目贡献条目,如梅老师就主要编写炼金相关内容。李约瑟就这样将一个人的事业变成了全世界的事业。
直到现在,这个项目仍在继续,然而,不同的声音开始涌现出来。2015年,李约瑟学术研讨会召开,就李约瑟项目分享了各自的见解。普遍认为,李约瑟的文明史在塑造今天的科学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打破了欧洲中心的“传统世界观”,而且表达了对“大同”世界的伦理追求。然而与会者同时指出,李约瑟以现代科学以进步/落后的二元论的观点来评判中国古代科技,是李约瑟项目较大的遗憾。尽管如此,《中国科学与文明》对全人类来说,仍具有相当大的价值,其对非西方的文明在世界发展中重要性的肯定,对全人类都具有启发性的作用。它不仅是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总结,也是对未来科学发展的深刻思考。它的比较文明史和文明整体的观点,在文明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梅老师认为,在文化意义上,李约瑟倡导的不是文明的冲突,而是文明的互通互融,和谐共存,这才是真正的普世情怀,是以文明的名义进行统一。这种普世情怀的背后,是社会主义、科学理念和基督教价值的三重影响。
针对李约瑟难题这一开放性问题,其实见仁见智。有人认为,小农经济环境下的“传统”中国不需要科学;也有人觉得是文字(主要是数学符号)限制了中国的发展;还有人认为是中国的写意不写实的书画限制了国人的思维。李约瑟在书中也列举了一些观点:封建官僚制度,科举制度,政治与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文化与宗教因素,儒学传统等。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答案的全体。回答李约瑟难题,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重新发掘,也是对旧世界与新世界以及近代科学文化的解读。
之后,梅老师对自己的“入坑”经历做了一定的总结,从对秦始皇墓的“不锈青铜”的好奇到对白铜冶炼考古的研究,再到编写《中国科技与文明》的冶金部分,最终到李约瑟研究所的管理,其工作无不令人赞叹。未来,李约瑟研究所还将举行各种学术研讨和开放活动,将李约瑟的知识遗产不断壮大。
在一幅意蕴深长的图片下,同学们在与梅教授交流了自己的疑问与心得后,带着李约瑟丰厚的知识遗产与终末的神秘启迪,离开了这温暖的教室,向中国科技史与现实的风雪中走去。(文/刘悦 图/赵然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梅建军教授在进行讲座
主讲人介绍:
梅建军,男,1984年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毕业:1987年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研究生毕业,1988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0-2004年在英国和日本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所长。2014年起任李约瑟研究所所长、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2015年获选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目前还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和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育本科生人文素养、家国情怀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地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艺术或人文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做主讲人,致力于国科大本科生艺术与人文修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