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本科部/玉泉书院
联系人: 卢老师;王老师
电话:010-88256298;88256234
电子邮箱: bkb@ucas.ac.cn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

 

【人文讲座】刘晓力:人的意识与机器意识的演化

11月1日晚7点,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第64讲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礼堂开讲。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哲学院现代逻辑与科学哲学研究所所长刘晓力老师。

机器能否代替人类?“机脑”能否达到“人脑”的水平?人类能否产生机器的“智慧”?人类能否跨出自我的意识,认识他心?带着这些疑问,同学们走进礼堂。

出乎意料,这位探讨意识与哲学的教授顶着艺术性的蓬松的头发,一脸慈祥与和蔼,全然没有“看透一切”的“傲气”。但是同学提问时她精巧的回答却无时无刻不在向同学们展示着意识科学的深邃。“现在世界上也有在做他心的研究,应该就是你刚才所说的那种情况……”“沙特就为Sofia赋予了人权,关于你说的对人工智能的尊重……”“至于有没有最小心灵控制的原初意识,这个……”

讲座主要讨论了这么几个方面:人工智能恐慌年人们恐慌的原因,人的意识与人的自我的演化,机器意识与机器自我的确定。围绕这几个方面,刘教授充分展开叙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增强技术,自动驾驶技术,谷歌运输机器人等先进的人工智能体日益增多,面对各类人工智能,人类不禁担心起机器人是否会有意识情感,能自然语言交流,能自我觉醒以致操控人类毁灭人类。然而20世纪80年代,莫拉维克悖论却告诉我们机器逻辑计算消耗的资源远小于小孩子互动感知所需的资源,简单来说,就是“难的容易,容易的难”,对人类来说难的,机器却简单成功,对人类来说简单的,机器却做起来十分困难。主要表现在机器在功能和外观上几乎能轻松达到甚至超过人类,但在自我意识和情感上,却与人脑有着质的差别。

刘教授举了个有趣的例子,一次足球机器人展览上,一个机器人竟然想爬出围墙。哇,这个不得了,莫非是有自我意识了不成?然而事实却让人哭笑不得——原来围墙外有一个人头光亮光亮的,被机器人错识别成足球了。这个案例中,机器人由于没有特殊神经系统,不会产生主观意识和意识体验,事实上并不能组建起与世界的意义性联系。

总的来说,现在机器要想模拟出人脑的“简单”功能,还存在着这三方面的障碍:第一个就是语言理解上的障碍。就像韦尼克区受损的病人一样,机器能“听到”“看到”声音或文字,甚至能造出语法上完全正确的句子,但是机器并不知道这些声音,文字或是句子与意义有何关联。第二个困难在于意识体验。机器由于其“理性”,几乎从不失误,但是却体验不到“非理性因素”,如宗教情感,同理之心等。第三个困难就是自主性和觉知。以AlphaGo为例,算法是人设计的,棋谱是人打出来的,也是人放上去的,人有动机会规划未来,但是机器暂时做不到。AlphaGo复杂的算法,是有很多CPU,GPU,云计算网络平台,深度学习专家做支撑的,实质还是是人机交互的巨无霸,是兼有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的延展认知系统与增强集群,所以其核心还是人的智慧。

那么,是不是这三个困难就完全无法克服呢?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人脑是什么样的。人脑有自我意识,自我觉知和自我概念,有意识的心理状态是丰富多样的。自我概念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认为,自我和自我意识是进化的产物。自我包含三大跨时间的维度,身体自我,即遗传基因;社会自我,文化遗产;心理自我,个人经验。人类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有自我意识,会简单的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基于对人脑的简单认识,人们便想着手解决这三大难题。主要有两种策略,一种是依靠算法,纯粹采用机器的演化方式,创造出机器情感,另一种是模仿人脑,构建人工神经网络。从2013年起,美国,欧盟便开始试图攻克。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极为严苛。机器意识系统必须满足五大条件:感知状态,意像能力,注意能力,计划能力和情感状态。而人工智能对机器意识也有严格的界定:外部行为,认知特性,体系结构和现象意识,以及自我意识实现。人们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不少进展,但都没有巨大的突破。其中最大的要数欧盟的一款小机器人icub,但是它也只是实现了其中的一小点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人的自我与机器的自我独立演化,最后结果会是什么呢?2016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专家们给出了12个权威的猜想,其中第一条就是“我们不知道它走向何方”。未来是那样的不确定,但也正因为这样,未来才向我们展现着它朦胧的美好。人工智能也是这样,正因为有着极大地不确定性,同学们才能乐此不疲的看着各种关于人工智能的科幻电影。那么,人工智能将走向何方呢?这个答案留待所有爱幻想的你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文/刘悦 图/赵然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主讲人介绍:

刘晓力,数学系毕业,北大哲学博士,哈佛大学系访问学者。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哲学院现代逻辑与科学哲学研究所所长,分别在科学哲学和逻辑学专业担任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逻辑学科学哲学,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认知科学对哲学的挑战”。兼任全国逻辑学副会长,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担任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等杂志编委,《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卷》执行编委。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育本科生人文素养、家国情怀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地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艺术或人文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做主讲人,致力于国科大本科生艺术与人文修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