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本科部/玉泉书院
联系人: 卢老师;王老师
电话:010-88256298;88256234
电子邮箱: bkb@ucas.ac.cn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

 

【人文讲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何林老师谈《科学研究的艺术》

        2015年12月16日晚7时,中国科学院大学“艺术与人文修养讲座系列”总第34期在玉泉路校区教学楼阶一6教室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何林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他对于《科学研究的艺术》的阅读体会。

       《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由曾任剑桥大学动物病理学研究所所长的贝弗里奇教授创作,自1951年出版以来再版多次、广受国内外好评。作者在该书的序言中写道:“人们固然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和武装科学家的头脑,但是,对于如何充分利用头脑,在技术细节上却几乎未加注意。”这促使作者完成了这本把有关科学研究的实践和思维技巧方面的知识顺利成章的“教材”。书中引用了七十多位科学家的观点及数十个科研上的例子,为即将从事研究工作的学生上好了“如何做科研”的第一课。

       何林老师语重心长地强调,虽然本科同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吸收前人的理论和经验,可能读这本书还为时过早,但它一定会对同学们未来的科研工作有所启发。

        接下来,何老师把书中的十一章分为了五个方面,给同学们一一道来。

        第一是准备工作。对于阅读文献,贝弗里奇认为科研工作者应长期定时阅读24~40种期刊报道的标题,大部分做略读,用于扩展知识面、有利于培养独创精神;相关工作的报道则要精读、完成简明摘要,不仅如此,重点部分还应反复阅读并记忆。关于选题内容是依据兴趣还是社会需求的问题,作者举了王选、许峰雄、李振声、陈锡康的例子来分别论证其利弊。

       第二是实验与观察。书中总结了五条实验的原则,凝练而具有普适性,听得在座的同学们纷纷点头。而歌德的一句“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知道的”更是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和共鸣。贝弗里奇最终用一首小诗阐述了“解释实验及观察结果”合理性的必要:“你手拿小桶把海水淘/如果赶上落海潮/你和月亮都有大功劳”,充分说明了实验结果的差异并不一定是由被观察的因素造成的。

        第三是想象与直觉。科学家的成功相比其他职业,更需具备的就是想象力。想象从何而来?杜威将思维分为了三个阶段。但思考问题很容易陷入“受限制”的死胡同。每当这时,除了把问题搁置数天或与他人讨论的方法,直觉也可以起到很大作用。众所周知的凯库勒式的发现、洛伊的生物学经典试验,灵感都是于夜间突现的。

        第四是假说与推理。纵使假说是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并在实验的部署中十分重要,但法国生理学家克劳德·贝尔纳还是强调观察者应在实验一开始就忘却他的假说。作者也十分认同这个观点,并指出假说应该作为工具来揭示新的事实,而不应该将其视为自身的终结。至于推理,则可以说是贯穿了所有研究工作的主要手段,被广泛的使用在从形成假说到找出新发现的拓广和应用的过程中。

         第五是机遇。就像巴斯德说得那样:“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而他所做的关于鸡霍乱的试验很好的验证了这一点。那么,应该对机遇采取怎样的态度呢?那就是对之加以警觉,做好准备,一旦出现就能认出并抓住它,从中得益。这也是长时间在工作台旁工作的科学家遭遇幸运“事故”的可能性更大的原因。

        贝弗里奇振聋发聩的文字搭配上何林老师娓娓动听的讲述,为国科大学子铺设了通往梦想的康庄大道。讲座虽然已经结束,但思维的声音仿佛仍在教室中回响。正如何林老师说得那样,科研人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永远为世界的美好明天奋斗着!(文/关希源,图/孙弓箭)

 

主讲人简介:

何林,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党委书记兼副主任。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主任、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育本科生人文素养、家国情怀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地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艺术或人文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做主讲人,致力于国科大本科生艺术与人文修养的提升。

                                                                何林老师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