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本科部/玉泉书院
联系人: 卢老师;王老师
电话:010-88256298;88256234
电子邮箱: bkb@ucas.ac.cn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第12讲——“天人合一”与内向超越

      12月16日晚七点到八点四十,艺术与人文系列讲座第十二讲在玉泉路校区阶一2教室准时开讲。清华大学哲学系卢风教授通过讲座为大家带来了一次关于“天人关系”的思考,人文学院陈碧荷老师主持本次讲座。

       卢风老师先用上个世纪两位国学大家对天人关系的考量撑开了这场讲座。首先是钱穆先生与季羡林先生都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但是在天人的指代上两人各执己见,前者认为天人指的是大自然和人类;后者则认为这指的是天命和人生。之后老师将话题转向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并且将西方文明的征服自然的本位观念与东方文明和自然浑然一体的想法对立起来,他提到在未来,一种更好的文明发展方向应当是以东方思维模式济西方分析思维模式之穷。而“天人合一”是这条路上绕不过去的门槛。

       之后老师提到“天人合一”的基本含义——“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意在通过对于自然的体悟达到顺应自然的目的。

       同时老师还提到“天人合一”的几个特点——人在自然之中,就像鱼在水中,而不是架空在自然之外;人与非人自然物处在一个连续的存在谱系里,这与传统意义上西方文明将人看作主体,物看作客体十分不同;当然老师还讲到天道与人道的一致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以及古人将知天命看作超越性追求的最高点,这样的思考在古代中国的语境里十分常见,但对于今人,拾起这样的训诂是否还能那么容易?

       然后老师接着带进了超越,同样老师还是提到了两个对子——向内超越与向外超越,前者是通过改善心态、养成德行、提高境界,亦即向内用力来完成超越,而后者是在向自己的生活环境问询自己所要的理想生活。无疑更多时候大家都是后者。

       这是现在的大多数面临的现状,大家对外物锱铢必取,却疏远了内心天命的声音,大家的生活因此开始不那么纯天然,不那么尽性,这大概是这样一场讲座想抛给同学们的叩问。最后,这样一场生动的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结束。

 

主讲人介绍:

卢风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自2011年7月起任哲学系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全国科学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兼职教授,清华大学绿色大学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伦理学研究》杂志编委,《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杂志编委。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育本科生人文素养、家国情怀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地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艺术或人文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做主讲人,致力于国科大本科生艺术与人文修养的提升。( 文/李聪聪,图/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