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USC——写在离开加州前夜

  • 李悦
  • 日期:2019-08-29
  • 3386

作者:唐寅

1

Part I:从UCAS到USC

Section 1.1:路途

       从地图上看,北京和洛杉矶之间,隔了将近半个球的距离。12小时的飞机,让我度过了长达40小时的1月1日,也让我感受到了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世界。那天上午的我似乎还驰骋在北京的四环和机场高速,下午则就坐车在洛杉矶的Freeway上飞驰。路上我看到了差不多的车辆,然而路上的标线和指示牌却让我感到十分陌生。接待我们的uber司机十分热情,不断给我们介绍着这里的一切,甚至还聊到了湖人队球赛的门票。这也许是洛杉矶给我的第一印象。

Section 1.2:宿舍

       1月4日,我们办完学校的各项手续,住进了学校宿舍,我也结识了我的两个新室友,一个也来自中国,另一个则来自印度,他们都是研究生。恰巧我的中国舍友在学不少计算机课,而我的辅修专业是计算机,因此刚见面我们就非常有共同语言,从数据结构聊到操作系统,再聊到面试的算法题。和国内不同的是,这里的宿舍更像是公寓楼,有厨房有客厅,给人一种在家的感觉。舍友也很热情地让我用他的油盐酱醋,经常一起做饭,甚至还一起吃火锅,而我也在这边学会了炒不少菜。

火锅 

宿舍里的火锅

Section 1.3:校园

       我记得出国前与卜东波老师和张家琳老师聊起USC的时候,他们都告诉我,USC的校园非常漂亮。诚然如此。开学以后的几天,我感受到了这所校园的魅力:高耸的钟楼,错落的教学楼,宽广的草坪,幽深的小路,总给人一种愉悦的心情。坐在室外吃饭或是休息,脚边穿过的鸽子,桌上时不时飞来的麻雀,甚至还有不知何时会蹿出来的松鼠,到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松鼠

校园里突然看到的松鼠

 

Part II:在USC的日子

Section 2.1:课程

       考虑到了学分的要求和课程的内容,我在USC的选课调整了很多次,最终确定下来的是四门课程,三门数学课分别是动态建模、数论以及统计推断与数据分析,另外还有一门微观经济学原理。除了数论是理论课,其他课都偏应用一些,往往是老师上课讲一些理论,而我们作业中处理的问题往往都是实际中的问题。比如说,在动态建模课中,老师曾经给我们在课上讲了一些差分方程的理论,而作业则是用上课讲过的理论,结合现实中传染病传播的案例,白手起家建立出传染病的SIR模型。再比如说,统计推断课有一次作业,是让我们用学过的线性回归方法去研究棒球队工资与胜率的关系。由于我比较喜欢实际的问题,这些作业确实激发了我的热情,也使我每次都会拿到作业就开始研究,一步步往下走。

Section 2.2:老师

       在USC,几位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喜欢和老师交谈时轻松的氛围,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后,和老师聊天总是一件开心的事。

       在这里,我认识了教我动态建模课的Gary Rosen教授,他的作业总是丰富多彩。他不仅让我们做过传染病模型,还让我们研究浮沉子,甚至还让我们读一篇小说,然后写一个彩票机。

       我认识了上我统计推断课的Gene Kim教授,他的课总是欢快而有意思。他会在课前和我们从手机聊到宇宙,会给我们用丰富多彩的例子阐释统计的方法,甚至还会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手绘。

 手绘

统计推断老师可爱的手绘

        我还认识了数论课的Sheldon Kamienny教授,他在上课时会机智而幽默地回答我们的各种问题;还有微观经济学原理课的Ladan Masoudie教授,她会在课上通过巧克力豆,让我们理解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意义。

       还有带我们做课题的Neelesh Triuviluamala教授,他经常会给我们一些指导,而即使看到我糟糕的数据,也会开玩笑似的评论几句。记得有一次当我预测的曲线与实际相差甚远时,他看到了我的图对我说:“七年里面你还有一天预测对了!”我们项目组的同学当场开怀大笑。

       还不能忘了Wendy老师,帮助我们办理了各项手续,还经常关心我们的学习情况。每次我去找Wendy老师问一些事的时候,她总是热情地帮我们找解决办法,而且还开心地给我糖吃。

       一切的回忆似乎都发生在昨天,而转眼间,在这里的学习生活就走到了句点。很怀念之前给我上课的老师,怀念这里轻松愉悦的氛围。

Section 2.3:展示

       在USC,我经历了两次展示的环节,一次是微观经济学的comparative advantage,另一次是统计推断课的数据分析。学期初,其实我最担心的就是展示的环节,害怕自己因为表达能力的欠缺而无法取得好的表现,甚至在开学初微观经济学的展示之前我还自己完整地练了一遍才敢上场。可是我后来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同学和老师之间轻松的氛围给了我勇气,在台上镇定自若地讲完自己准备的内容。

       统计推断课的数据分析展示则让我更加自信。老师没有限制我们选的问题,同学们则选了许多丰富多彩的问题,比如睡眠时间与成绩的关系,下雨对交通事故率的影响,甚至还有验证M&M巧克力豆各种颜色的分布。相比之下,我选了一个非常理论的话题——用线性回归验证Dinic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虽然得到的是一个失败的结果。可是讲完以后,老师分析了我结果出问题的原因,还开心地跟我交流起了写代码的心得,比如写过的无数Segmentation fault,引起了我的共鸣。

       两次展示对我来说算是极大的锻炼,也让我收获了不少信心。

 pre

最后一次展示(图源吕婧娆)

 

Part III:从USC到LA

Section 3.1城市

       在洛杉矶的几个月里,我在城市里感受了这里的文化和氛围。洛杉矶整个城市的格局错落有致,往往是在几个繁华的城区之间夹着一些小山,因此当我坐着公交在城市里穿行的时候,周围总给我一种风云变幻的感觉,刚刚还是繁华的街市,转瞬间就到了崎岖的山路。洛杉矶的街道也十分有趣,小路经常上上下下,虽然对于我这样晕车的人不太友好,但是总能给人一种新鲜感。

Section 3.2:游历

       在洛杉矶的几个月里,我去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地方。在Santa Monica海滩看落日余晖,感受到了与上海隔洋相望的心潮澎湃;在Skyspace俯瞰洛杉矶,感慨洛杉矶和北京一样的繁华;在环球影城感受到了电影的魅力,体验身临其境的乐趣;在Hammer博物馆、Broad博物馆、Grammy博物馆看展,在一知半解的过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同时,在洛杉矶,我还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同学,有春假从Virginia来LA玩的平萱,有在加州理工读本科的天屹。时隔几年在加州见面,心中不禁感慨良多。

 skyspace

在Skyspace俯瞰洛杉矶

Section 3.3:其他

        UCLA和USC的爱恨情仇,似乎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故事,而体育竞争则是彼此矛盾的焦点。在校园里,我也经常听到同学调侃UCLA的言论,甚至老师上课举例子时,还会提到USC和UCLA的比赛——当然,在我们老师的题目中,肯定是USC占据上风了。这里面的故事就不再赘述,但是运动场上的互黑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

       然而,在洛杉矶的这段时间里,似乎除了USC以外,我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UCLA了。我在那里见到了三年前的同学雨沁,我也因此去过很多次UCLA的校园,散步或是学习,也很感激雨沁在我压力大的时候带我在附近吃饭或是溜达,甚至——还带我找到了让我毫无抵抗力的85度C。

       UCLA的校园和USC风格有些相似,但是由于是在山上,便别有一番风味了。上上下下,峰回路转,每一处都是风景。而从楼里的陈设来看,UCLA似乎更加古朴而典雅,而USC则相对现代一些。恰逢UCLA的100周年校庆和毕业季,校园里热闹非凡。也很喜欢UCLA的图书馆,似乎在那里,安安静静做学问是件很享受的事。

后记

        离开洛杉矶前两天看到了江苏的高考作文题,觉得很应景。“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USC,UCLA,还有UCAS,各自有各自的风格,各自有各自的传统。几个月的访学让我体会到了别样的生活,成为了我美好记忆的一部分。感谢这一路上帮助过我、鼓励过我的老师、家长和同学。加州,再见!

 

作者信息:唐寅,2016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2019年春季学期赴美国南加州大学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