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晚7点,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阶一六教室准时开讲,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宁教授向我校同学们讲解了汉字的起源与现代化。人文学院陈碧荷老师主持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王宁教授就汉字成为“21世纪备受关注问题”的原因做出了分析。她说,汉字作为传递语言信息的符号系统,用来记录现象、转写知识,从而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养。拥有民族形式、适合汉语的书写系统,是一切教育的基石,其作用是无可取代的。
紧接着,王宁教授就汉字起源、汉字性质、汉字现代化问题层层递进。她谈到,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文字的产生和应用,这是蒙昧与文明的转折点;文字产生之前,一定有可书写、传递的图画或者符号。这也是建立汉字起源科学假说的原则之一。由此能够推断,汉字产生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1600年之间。在解释汉字性质时,王宁教授介绍了关于文字发展的“三阶段理论”和“两向论”,后者没有前者那样僵硬地固化文字演进的各个阶段,因而在王宁教授眼里显得更加合理。而汉字属于“两向论”中少有的表意体系。之后她又列举了许多生动形象的古文字,从甲金文到小篆,引我们看汉字从出生到落地,最后出落成现在我们熟习的模样。使同学们对汉字的构形、构意、发展与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而对汉字现代化的问题,王宁教授就当代汉字的改革、简化、规范化、国际化等进展,以及关于汉字存亡的争论,强调了汉字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王宁教授讲到输入法的普及让我们提笔忘字时,她认为个人修养是我们要把好的方向盘——写对字、写好字。而现在的汉字听写大会有太多“竞赛级别”的汉字,它们略显高冷而少了亲民的温度,从而偏离了普及汉字的初衷,却显哗众取宠。另外她提到有11套书法教材已经编排完毕,即将走入小学课堂,希望藉此机会能够改进当下汉字尴尬的现状。最后,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结束。
主讲人介绍:
王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主任,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兼 任全国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专家评审组成员、全国文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文专业委员、教育部高师面向21世纪教改指导委员会中文专业召集人、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文字训诂学、辞书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专著与主编教材、丛书20余种,发表论文及评论文章150多篇,还主持国家及部委项目14项,主持与港、台及国际合作横向项目7项。其论文《汉语文字学科建设与博士生培养》、《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获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专著《训诂与训诂学》、《<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分别获全国高校社科研究成果二、三等奖。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与大学为培养本科生人文素养、家国情怀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地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艺术或人文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做主讲人,致力于国科大本科生艺术与人文修养的提升。(文\廖伊君)